《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头条关注我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
1月5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全方位构筑事前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浙江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关注我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文如下:
做好事前预防,基层是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截至目前,该省1365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全部实体化运行,配备专职监管人员7369人,与消防工作站一体化融合率超过85%,实现村(社区)应急管理专职网格员配备、网格员职责落实全覆盖,基本形成指挥高效、反应灵敏、处置精准、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体系。 定责定岗 构建应急“末梢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现代社区建设是当前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我们以构建全覆盖、一贯到底责任考评体系为牵引,推动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人事处负责人说。 该省全面建立由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组,并在社区干部中择优选配社区应急管理员,负责统筹落实社区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形成1名应急管理员面上统筹、多名网格员协同抓落实的组织架构。目前,该省已明确社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各领域工作相关责任人及其职责,并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贯通,完成责任人、职责清单系统录入工作。 该省建立省市县乡村企“领导、监管、主体”责任清单和履职尽责“一本账”,重点梳理细化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能边界,目前已建立责任清单27.25万条、履职清单32.74万条,落实属地领导责任4.15万人、行业监管责任1.44万人、企业主体责任339.89万人。 同时,该省选择11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应急体系试点,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细化村(社区)、网格任务清单,实行照单履职,推动履职规范化、标准化。杭州市细化明确368名市级专委会组成人员、1.8万名村(社区)人员和4.6万家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嘉兴市秀洲区在被确定为省级社区应急体系试点后,确定新城街道亚都社区、东升社区,洪合镇良三社区,高新区光伏工业社区为试点单位。目前,所有试点单位均已完成试点建设,其经验已在全区41个社区推广。该区已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组组建率、应急管理员配备率、应急突击队组建率“三个百分百”,社区应急体系基本建立。 风险闭环 建强日常“流动哨” 近日,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22年,该省县乡村三级共检查发现隐患200余万处,整改率超99%。针对工作开展情况,该省建立指数模型,省对县、市对乡每月晾晒指数,科学动态评价,倒逼责任落实。 “我们统筹安全生产大检查、防汛隐患大排查等工作,采取企业自查、县乡排查、市级抽查、省级抽查、专家周期性核查‘五查’联动,常态化运行除险保安晾晒工作机制,落实‘1030’全覆盖排查,即省级每10天对县级、每30天对乡镇(街道)检查全覆盖。”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指导督查处负责人说。 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云村,该村根据风险隐患类型制定11张检查单,有效支撑社区安全风险管控闭环反馈工作。目前,类似云村这样的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检查清单,已经在湖州市全面推行。该市以此规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控流程,构建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流转、分级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社区风险隐患第一时间识别上报处置,充分发挥网格“前哨”“探头”作用,不断提升社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 在强化基层执法力量方面,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部署,整合建立“1+8”执法队伍(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应急管理、卫生健康、自然资源),下沉执法力量,下放执法事项,深化拓展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构建系统集成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一件事”,推行“综合查一次”,有效破解基层执法“乡镇看到管不到、部门管到看不到”问题。 金华市有141个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队,其中117支挂牌。全市6460名行政执法人员有5861名下沉县乡,占比90.7%。 数字赋能 搭建战时“烽火台” 日前,宁波市鄞州区通过“掌上治村(社)”“365智管家”等应用,推动社区应急信息融入基层治理四平台(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省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在线等省级数字化应用全面贯通。这是浙江省健全基层应急管理智治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全面融入基层智治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实现综合集成、多跨协同。 该省依托县级社会治理中心、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基层网格的“141”工作体系,将应急管理作为平安法治跑道的重要内容,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机制,提升精密智控水平。同时,该省迭代升级防汛防台在线、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在线、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等应急管理数字应用,推进延伸至乡镇、社区,完成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等系统与基层智治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应用落地贯通。 此外,该省还健全社区、网格与包联部门常态联系制度,以“141”体系为中枢、以救援圈为支点、以网格为触角,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决策分析、第一时间救援调度。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设置综合应急办公室,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集中办公,有效运行“141”体系,实现协同会商、综合分析、快速反应。 在湖州市吴兴区,特色应急数字应用全面落地社区,具体包括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人员转移安置系统等,社区数智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该区工业型社区全面应用“智慧安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有效保证了社区层级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发现、任务流转、分级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全链条管控模式精准运行。 “我们辖区所有社区的重点场所单位基本实现‘智慧烟感’和‘智慧用电’系统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社区事故精准预警水平。”吴兴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 建强保障“防护墙” 打牢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经费保障是重点。对此,该省因地制宜,调动多方力量和资源,建强保障“防护墙”。 在筑牢防灾减灾基础方面,该省制定社区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建立区域共建共享协同保障机制,从政府保障、社会筹措、企业储备等渠道做好物资储备。该省加强减灾示范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等建设,发挥其储备点功能作用。杭州市发挥超市、便利店、应急岗亭等的储备作用,全社会共同参与,提升物资保障能力。 在统筹培育救援力量方面,该省整合部门派驻站所、社工、物业、属地企业、救援队伍等各方力量,每个乡镇(街道)组建1支30人应急救援队伍,每个村(社区)建立1支30人应急突击队,常态化开展训练,提高快速集结、组团作战能力。目前,全省已组建各类基层应急救援队伍2637支、7.2万人。 在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该省将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完善应急管理人员报酬保障制度。绍兴市上虞区由乡镇(街道)设立专项资金,落实执法装备、服装、车辆配发,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租赁以及公车平台保障等形式保障执法用车。目前,全省98.6%的县(市、区)、80%的乡镇(街道)均已配备应急管理执法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