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万种危化品有了“身份”凭证
随着危化品登记系统的升级改造,目前我国已有15.8万种危化品生成了安全信息码,有了“身份”凭证,危化品登记监管进入数字化时代。这是10月14日记者从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了解到的信息。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将危化品登记系统升级改造列为提升安全风险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2022年初,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开始对登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系统企业端、移动端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标准化生成功能,拓展化工医药企业登记范围,对每个企业每种危化品实施“一企一品一码”管理,为危化品危害信息高效传递和实施全生命周期精准监管提供基础支撑。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处长翟良云指出,以前危化品登记主要由各省登记办公室承办,登记系统升级改造后实现部、省、市、县、园区五级贯通和危化品生产、进口、化工、医药企业全面覆盖,解决了危化品安全基础数据不全面不准确、各层级数据不同源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能够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借助同一系统,精准研判监管重点和难点,快速靶向定位企业、管控风险。
据介绍,目前登记系统已登记12289家生产企业、528家使用许可企业、6251家一般化工企业、1230家医药企业和1474家进口企业的基础信息和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工工艺、企业人员安全资质达标、安全评价报告等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建立了更加全面、准确的全国危化品企业基础数据库,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提供有效支撑服务。
“通过‘一企一品一码’管理,我们有效规范了生产、进口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以安全标签为载体,方便用户、社会公众和政府监管人员快捷获取化学品危害信息,为危化品危害信息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各环节有效传递提供了新的便利途径。”翟良云说,目前已为13726家企业、15.8万个危化品生成了安全信息码。这是危化品的“身份”凭证,为危化品危害信息高效传递、危化品溯源、打非治违等提供了新手段。
翟良云表示,以前很难通过包装确定危化品的详细信息,加之安全技术说明书时常不能随产品携带,危害信息和应急信息难以准确把握,影响监管和救援。现在用手机扫描危化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溯源,快速知道产品物化性质、危害、如何处置。扫描二维码查看危化品信息的做法,去年在广东省进行了试点,今年在山东省试点,明年有望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