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
国家应急管理部办公厅于2022年2月9号发布了第5号通知,公布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
上述通知是为了落实《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的相关要求,有效指导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建平台、用平台,运用信息数字等先进技术手段强化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该通知要求已经认定公布的化工园区和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使用许可证的企业应参照上述指南,全面开展平台建设,其他有关企业要结合实际,建设相关功能,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完成上述指南中要求的平台基本功能与基本内容基础上,拓展建设功能模块,提升应用水平。
本文对上述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小结。
二、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主要需实现哪些功能?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智能化管理从三个方面入手:人员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以及设备设施智能化。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智能化管控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 安全基础管理
◆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
◆ 智能巡检
◆ 人员定位
2.1 安全基础管理
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许可相关证照和有关报告信息、生产过程基础信息、设备设施基础信息、企业人员基础信息、第三方人员基础信息管理等。
企业平台的安全管理基础信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化工园区平台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是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2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主要用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落实、在线监测预警、风险管控、评价/评估报告管理及隐患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应与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数据对接融合。
2.3 双重预防机制
主要用于推动企业有效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对企业风险分析清单、排查任务及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管理,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运行成效监督预警等功能,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2.4 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
建设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将特殊作业审批许可条件条目化、电子化、流程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作业全流程进行过程痕迹管理,从而实现特殊作业申请、预约、审查、安全条件确认、许可、监护、验收全流程信息化、规范化、 程序化管理,支持同园区及上级监管部门的数据互通。
2.5 智能巡检
建设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巡检、巡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管理人员根据 P&ID工艺流程图、数字化交付资料、风险分析单元划分、隐患排查清单、 岗位安全风险责任清单等,分角色制定巡检任务、规划巡检路线,匹配巡检清单及制度规范。
2.6 人员定位
采用布设多个定位基站与人员携带的信号标签进行通信的方式,结合人员定位算法,计算出信号标签位置以进行人员定位。
根据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建设基站布局合理、定位精度准确的人员定位系统,实现接受与发送报警信息、可视化展示、人员数量统计分析、人员活动轨迹分析、存储和查询等功能。
2.7 其他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全部完成上述基本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可结合本企业实际需要及属地监管要求,参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 有关内容,拓展建设功能模块及功能内容,如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运行管理及考核、 数字交付及数字孪生、培训管理、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 自动化过程控制优化、工艺生产报警优化、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作业环境及异常状态监控、敏捷应急、知识图谱、无人巡检、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理、事故事件管理等,丰富完善企业平台功能,提升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水平。
三、小结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多数企业在这方面基础还很薄弱,很难一蹴而就。因此需未雨绸缪,逐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合理的规划和预算。
安全风险智能化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因此它是以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其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工厂先在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信息化方面打好基础,例如梳理好工厂的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利用软件将纸张化管理的过程提升至信息化管理,然后才能迈向对企业真正带来显著成效的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