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赴新安股份指导交流
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莅临新安股份指导交流,集团领导吴严明、周曙光等接待。
陈芬儿院士在集团总部研发大楼作了全连续流前沿技术的学术报告,新安集团及传化化学相关技术人员近百人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与此次活动。这是集团研发大楼启用一年来迎来的第二场院士学术报告。分享中,陈院士针对传统釜式合成工艺存在步骤冗长、能耗高、安全性差、副产物多等问题,提出将流动化学与生物催化技术协同整合的解决方案,为解决行业痛点提供了全新思路。讲座最后陈院士展示了在7平米的实验室里实现年产8吨的全连续流反应装置,真正实现了"把工厂搬到了实验室里"的理念,极大开阔了研发人员的思维和想象。
在交流环节,陈院士生动回顾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他认为研发工作不仅要持续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要多学习、有毅力、能吃苦、勤思考,要吃饭想,睡觉想,将思考融入日常,成为习惯,只有严谨的科学思维、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科研兴趣,才能获得成功。现场技术人员与陈院士就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气氛热烈。
座谈会上,集团董事长吴严明对陈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衷心感谢陈院士一直以来对新安作物保护产业提供的技术咨询和创新指导。吴严明表示,新安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发展驱动力,重视同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院校建立多领域、深层次、多维度合作交流,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攻关行业“卡脖子”技术,不断提高新安科研实力,扩大技术优势,推动企业变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集团总裁周曙光向陈院士系统介绍了新安近年来在作物保护产业的创新实践,依托“氯-磷-硅”循环技术,通过与高校研发团队的密切合作,新安作物保护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工艺革新等关键环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持续注入动能。
陈芬儿院士对新安作物保护产业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他以企业应用为例,详细阐述了全连续反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并指出全连续流技术具有时空效率高、过程安全、连续性好等诸多优势,可在提升关键工艺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对于新安目前的技术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速推进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