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洋发展:攻坚破难 提质增效 公司以“满弓”状态“争”高质量发展
初冬时节,在公司30万吨乙烯基新材料项目现场,一片忙碌景象。今年以来,公司赶前抓早、谋定快动,绷紧弦、拉满弓,全力强产业、重创新、抓安全,推动各项工作跑出新速度、呈现新局面。
项目当先
争分夺秒加快建设进度
作为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单体新建项目——总投资19.78亿元的30万吨乙烯基新材料项目自2023年9月28日顺利交付以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倒排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成立8个小组,提前介入,做好“三查四定”、近6500根管道的试压与吹扫等工作。在“三查四定”中,公司员工坚持“白加黑”“5+2”,按照工艺流程图逐条管线、逐个阀门、逐台设备进行筛查,对查出的3000多项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管线试压与吹扫中,一改此前由施工单位进行的方式,安排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做到每根管道试压、吹扫工作不超过2天,缩短工期近20天。目前,该项目核心装置之一聚氯乙烯装置已完成水联运、专项验收等开车前准备工作,并于12月25日进行化工投料试车,次日试车成功。
30万吨乙烯基新材料项目聚氯乙烯装置
该项目整体计划于2024年投产,生产的绿色环保乙烯基新材料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家装、汽车、医疗等领域,将有效填补华东地区乃至国内高端乙烯基新材料的产能缺口。此外,紧密筹划推进新开工、后续规划等项目,这些项目将与30万吨乙烯基新材料项目一道加速推动企业产业提质增效再升级。
创新引领
激活提质增效强力引擎
烧碱是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产品。12月22日,15万吨烧碱装置提浓技改项目通过生产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志该技改项目圆满完成,将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在全国烧碱领域的能耗领先地位。据悉,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三效逆流蒸发技术,运行中通过高温烧碱与低温烧碱的换热,在减少蒸汽消耗的同时,有效降低循环冷却水的消耗。据测算,该项目投用后,每生产一吨高浓度烧碱可节约27元,全年预计可节约成本超100万元。
甲基异丁基酮技改现场
在引进高精尖技术的同时,公司技术人员在甲基异丁基酮提质增效技改项目中大胆实践,深入研究影响主要原料消耗的关键因素,在行业内首次使用新技术,相继解决了水与甲基异丁基酮共沸、水与异丙醇共沸等问题。与行业内常用技术相比,新技术投资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设备数量少、操作简单,大幅降低了原料消耗,同时生产分离出来的异丙醇也可作为新产品对外销售,每年可产生效益超500万元。
今年以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宁波市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五星级企业等荣誉。2024年,公司还将开展存量产业“提规模、优品质、降成本、促稳定、保安全”技改创新行动,确保全年新增研发项目不低于10个,推动3项以上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实现专利产业化比例达到30%以上。
安全为本
数字化赋能安全稳定生产
公司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成立“3+16”数字化队伍,积极打造具有化工特色的数字化平台,助力企业生产管理更高效、设备运行更健康、安全监管更智能。
自今年5月启动5G智慧专网建设以来,公司第一处5G无线网络基站已于下半年投用,有效覆盖了现有的烧碱、氯化石蜡、次氯酸钠等近10处主要装置。据悉,该5G智慧专网由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共同打造,针对厂区钢结构多、面积广、防爆要求高等特点,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网络覆盖范围更广、携带内容更多、传输速度更快。5G智慧专网的建成使用,为公司探索远程和即时智能监控、液体/气体泄漏在线监测、自动化巡检、智能管廊监测等智能应用场景提供了实施条件。
与此同时,公司还为业务人员配备了44台具备防爆、防腐、防尘、防水性能的5G防爆手机,配合公司掌上安全宝软件,可实现对巡检线路的高效、精准监管,并可将设备缺陷上报至设备管理部门的时间由原先的5分钟缩短至1秒以内,有效提升了设备维护效率。截至12月底,公司生产数字化已实现100%全覆盖。
下一步,公司将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劲,严抓严管、做优增量、做精存量,通过数智引领、深化改革、加强资本运作等举措,持续强发展、补短板,全力以“满弓”状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