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化学品安全协会欢迎您!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综合新闻

生物基产业迎接“春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1

6月25日,在辽宁盘锦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生物基分论坛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生物基产业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将向原料非粮化、产业规模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全产业链协同方向升级。未来,生物制造可从六大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持续替代化石原料

生物基产品具有原料可再生、生产碳排少、能源节约等优势,有望持续替代化石原料。许多跨国化企布局了生物基材料领域。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邹源指出,巴斯夫将生物基材料视为碳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其可持续发展销售额占比达41%,目标是到2030年提升至50%以上。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基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2024年12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生物基新材料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表示:“从政策层面看,生物基、生物制造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前,我国生物基材料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创新突破,在塑料制品、纺织纤维、涂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

受制于原材料成本、关键工艺技术、应用场景开拓等方面的因素,我国生物基发展短期内还是难以“撼动”石油基产品主导地位。

对此,与会专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由“粮食原料”向“非粮原料”转变。阿科玛高性能聚合物大中华区总经理朱立宁介绍说,应用于运动鞋上的生物基尼龙11,以蓖麻油为原料,蓖麻生长在干旱的地方,不涉及与其他植物“争地”的问题。

二是攻克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小玲介绍的生物基脂肪族共聚酯弹性体和生物基半芳香族共聚酯弹性体,在提升力学性能强度和韧性、改善热性能耐热性的同时,还能保持生物降解的可控性,成本也大幅降低,基本接近石油基合成材料价格。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基单体产品线总经理张佳龙介绍的全流程合成生物学平台,可进行生物基单体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实现丁二酸和1,4-丁二醇的产业化生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雁鸣分享的缺陷态氧化钛和氧化镓催化剂,为生物基聚酯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三是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当前,生物基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中众多产业不断壮大,也将助推生物基行业快速发展。

生物制造聚焦六大方向

未来,生物制造将走向何方?庞广廉从六个方面做了回答。一是生物燃料,如生物航空煤油、生物燃气等。未来,生物燃料将凭借低碳环保、转型成本低的特性,逐渐替代石油。

二是生物基化学品,如丁二酸、戊二胺等生物合成平台化合物及聚合材料。当前,部分生物基化学品的制造优势已经显现,如1,3-丙二醇的生物法路线比石化路线能耗降低4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

三是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等。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2030年全球将有大约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其中20%的石化产品可由生物基产品替代,与替代率不足5%的现状相比,市场提升空间大。

四是生物制药,包括重组蛋白、抗体药等。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

五是食品行业,如氨基酸、有机酸等发酵产品。生物制造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淀粉、蛋白等产品,满足人类营养需求。

六是酶制剂,如各类商业化酶制剂产品。中国工业酶制剂落后国际领先企业,向高端酶制剂领域迈进或将是国内酶制剂企业破局的关键。